老年人户外健身器材的设计要求---中篇
保护措施的欠缺。
现有的社区健身设施中很多都未配备保护措施,使用者在进行锻炼的同时也身处危险当中。与此同时一些健身者由于未熟知使用方法或自行改变健身方式,这样既没有达到健身效果,又可能会被器材碰伤、划伤甚至掉落器材摔伤,相当危险。同样,太极揉推器、平衡滚筒等器材可能会由于转速过快打伤使用者,酿成灾祸。
新颖的锻炼方式
60岁以上的老年人闲暇时见较多,并且空巢现象严重,生活的单调造成了心理上的孤独,而老年人的养生意识也是最强的,他们大多会选择参与社区健身锻炼重新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不同身体条件的老年人所选择的途径也方式迥异。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参与的健身活动也比较丰富,如下棋、散步、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活动。而身体不便或需要借助助行器的老人活动范围比较小,加上自身掌控度降低,内心的自卑与排斥感增加,不愿过多参加体育活动,由此增加社区健身器材的人性关怀,让更多的老年人能自主参与其中,通过视觉、触感等直观的设计来使其增加对于健身的兴趣,并通过使用方式、交互方式的改变,激发老年人对于锻炼健身的乐趣。老年人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反应时间变得更长,记忆程度与分析能力减弱,但随之而来的是动作行为的耐心与沉稳的增强,设计一些通过锻炼思考能力或培养耐心的环节来达到健身目的的游戏,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来进行器材使用方法的改善,增强其对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人机的互动,让老年人能自主地进行日常的锻炼。
提升社会融入性
对于老年人来说,日常活动范围是以居住地点为中心的周边短距离,由此其社会活动的进行往往也是在此范围之内,接触过少、信息封闭导致老年人对于社会的融入度过低,同时在离开工作场所,脱离社会岗位之后,闲暇时间较多,对于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过少,容易导致自我社会认知程度降低,孤独感增强,社会排斥感增加。老年人对于外界信息的接受相较于青年人来讲会困难一点,应对刺激反应速度降低、接收信息的完整性大大降低,思考能力变差,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总显得被动与乏力。
由此,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融入性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闲暇时见过多,人际交往范围过窄,造成了社区活动占据老年日常生活比重很高的部分,延长老年人参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时间,提高老年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能够让在社区生活中的老年人仍然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在空巢现象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排斥感,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达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